北京市政府5月20日印發《北京市進一步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8800萬噸標準煤左右,其中優質能源比重提高到92%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900萬噸以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8%左右,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左右,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本網摘選主要內容如下:
一、調整優化能源結構
1.著力壓減燃煤總量。建成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全面關停燃煤機組。城六區、遠郊區縣新城建成區和全市市級及以上開發區,按照時限要求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推進生產和供暖用燃煤鍋爐進行清潔能源改造,繼續淘汰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如期完成城市核心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城六區基本實現無燃煤鍋爐的任務。加快推進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減煤換煤”步伐,壓減民用燃煤總量。
2.合理利用天然氣資源。優先保障居民生活、公共服務及商業用氣,除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和3座區域能源中心外不再新建燃氣電廠,有序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建設,穩步發展利用天然氣的交通運輸模式。
3.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地熱和熱泵供暖,推進深層地熱和再生水、地埋管、余熱等熱泵系統的開發利用。合理利用太陽能,在工業園區、學校、工商業企業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場所推廣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推進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一體化應用。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積極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嚴格控制重點行業能源消費增長。實施更加嚴格的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新建建筑必須達到綠色建筑一星級以上標準。堅決控制新建和改擴建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繼續完善機動車總量調控機制,新進入本市市場銷售的機動車必須達到國際能效先進水平。
2.全面實施能效提升計劃。建立重點行業(領域)、重要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制度,組織能效對標活動,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開展百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低碳行動,推廣余熱余壓利用,淘汰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落后用能設備。加快推動城鎮居住建筑抗震節能綜合改造。
3.加強和創新節能管理。繼續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機制。健全完善節能監測預警機制,對能耗超標的區縣、行業(領域)和重點用能單位實行用能調控。建立能源審計機制,推行全領域清潔生產,年耗能在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單位全部建立能源管理體系。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節能委托管理、能效融資等市場化模式,培育一批綜合性節能技術服務機構。
三、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1.提升供電保障能力。加快外受電通道建設,形成東南西北4個方向受電格局,受電能力達到3400萬千瓦左右。優化電力主網結構,將特高壓電力引入朝陽中央商務區、豐臺麗澤金融商務區、大興新航城等高可靠用電需求區域,完善500千伏雙環電網,220千伏電網形成9個相互聯絡支援的供電分區?!熬W格化”規劃配電網絡,差異化配置開閉站,提升配電網絡自動化水平。全面實施配電網絡升級改造,努力提升農村地區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承載能力。
2.完善供氣基礎設施體系。完善陜京輸氣系統,增加外部供氣通道,陜京輸氣系統等長輸管線年供氣能力超過930億立方米。著力提升天然氣輸配系統安全性,建成“外輸內配”的燃氣環線網絡,天然氣接收門站總數達到14座。加快輸氣干線向郊區延伸,實現天然氣管網城六區和遠郊區縣新城全覆蓋、重點工業園區全聯通。
3.大力推進清潔供熱。繼續加大燃煤供熱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力度,全市清潔能源供熱比例超過90%,城六區基本實現清潔供熱。在遠郊區縣鄉鎮及農村地區重點發展小型清潔供熱設施替代現有燃煤鍋爐,推廣應用電采暖及太陽能、熱泵等清潔能源供暖。
下一篇: 2015屆大學生調整心態走進職場